第一百二十五章贝聿铭来帮忙和重回故地!(2 / 4)

具体身份很难确认。”

“这个方法很好,”王洛表示认可,他问约瑟夫·夏朗德,“我想把华工陵园建在努瓦耶勒小镇外,可以吗?”

当初那14万援法华工,大部分都在努瓦耶勒集合,然后被分派到法国各地。如果要给华工修建陵园,努瓦耶勒小镇属于最佳地点,也最具纪念意义。

约瑟夫·夏朗德明显做过调查,他说:“努瓦耶勒小镇外全是麦田,恐怕很难说服当地居民。不过有一处比较合适,那就是当时的华工医院和疯人院附近,这两处建筑都已经荒废了,完全可以开辟出来做陵园。”

“这样也好。”王洛点头说。

约瑟夫·夏朗德起身道:“我就先告辞了!”

大使亲自把对方送出使馆,回来对王洛笑道:“王总,你这次做得漂亮。如今全法国都在讨论华工,让咱们在法国的形象有了很大改观。你不仅帮悲惨的华工做了好事,也为在法国生活的华人贡献了力量。”

“我感到非常荣幸。”王洛笑道。

法兰西国家档案馆的副馆长,都亲自跑来使馆送资料了,说明法国政府对此非常重视。不管对方是为了讨好法国人民,还是为了拉拢,开拓华夏市场,其结果都是让人非常高兴的。

大使说:“午饭就在使馆吃吧,下午我带你去见设计师。”

大使所说的设计师,叫贝聿铭,这位在华夏建筑界,这位华人那可是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的存在,他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建筑设计大师,米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,华夏工程院外籍院士,土木专家。

贝聿铭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学。

米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为“贝聿铭年“,曾获得1979年米国建筑学会金奖、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、1989年日本帝赏奖、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,被誉为“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“。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、文教建筑为主,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,善用钢材、混凝土、玻璃与石材。

贝聿铭还为我国设计了香山饭店、银行总部大厦等。并与华夏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,为咱们国家培养、培训建筑设计师,为推进华夏建筑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。

他设计的许多大型建筑遍布世界各地,其中位于华盛顿市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、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等作品为世界建筑史留下经典杰作。

王洛在前世的网上知道他,没想到驻法大使竟然把他给找了过来,也是凑巧,正好最近他在巴黎开研讨会,这不听说王洛打算给援法劳工立碑纪念嘛,作为一个海外游子,就赶了过来,打算为此出一份力。

贝聿铭胖胖的一个老爷子,前额微秃,戴着黑框眼镜,穿着整洁的西服,打着领带,很有范

嗯,一幅绅士派头。

“贝先生你好!,感谢你能亲自过来帮忙”王洛微笑的握手寒暄道。

贝先生高兴地接待王洛、大使二人,他说:“公使先生已经对我说明情况了,我个人很乐意为那些‘天之子’设计安憩之所,作为一个华人建筑设计师,没有什么比让我们的前辈功绩得到认可更令人激动地的了,这是我莫大的荣幸,不知王先生有什么具体要求?”

王洛道:“陵园的大门、墓碑的正面,都要面朝东方。”

“明白,”贝先生用小本子记录下来,“你继续。”

王洛又说:“陵园内需要有一座纪念碑,碑上用于镌刻华工的功绩。另外,我希望再设计两座华工雕塑,一座是华工挑扁担的形象,另一座是华工推独轮车的形象。这些雕塑形象不要设计得太伟岸光辉,表情最好带着茫然和无助,同时又饱含着对未知生活的期望。”

贝先生想了想说:“关于陵园设计,我需要到现场观察。至于你说的雕塑,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