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青天之玄案(69)(2 / 3)

”朱松眼中闪过一抹狡黠。

“不可坐视你说的假言,李昊在哪儿?”包拯立即要求。

朱松摆摆手,嘴角问题弯曲:“我不愿意做无谓的争执,既然你们那么想知道那个人,就去查他那边吧。”

临行之前,包拯不禁侧目,在朱松的目光纠缠下,总觉他未曾坦诚。

正当他们离开时,马汉突然发现了一丝异样,转身指着后面的窗口,怒声道:“朱松,你的窗户为何开着?”

“那是我喜爱的洗衣窗口,与本案无关。”朱松漫不经心地回答。

王朝则在窗外嗅到一丝特殊的气味,似是香料。他心中这一线疑团越发深重。

在询问李昊的去向未果后,包拯决定在村中静待消息。数日后,柳溪村的村民纷纷来报,称昨夜又有人听到奇怪的哭声,仿佛是柳若溪的灵魂在诉说未解之冤。

“这与朱松之言也相符,若溪的魂魄难以安息!”展昭分析说。

包拯陷入沉思,是否朱松与李昊有着某种不可告人之事。他决定要更深入了解此事,眼前的线索也逐渐明朗。

几天后,包拯、展昭等人来到了李昊的住处。李昊身材挺拔,白皙的皮肤透着几分书卷气,眉目之间透着一丝机警。他微微一笑,见到包拯等人漫步而来,像是早有准备。

“包大人,久仰贤名,今日能见,真是仰慕已久。”李昊以礼相待,看似温和,但眼底的深邃未曾隐藏。

“李公子,关于柳若溪一案,我希望您能给我一个交代。”包拯越发感到这名男子的不简单。

李昊微微一顿,随即轻松道:“柳若溪我确实与她交过,不同于村中人所说的糟烂故事。我只是教她一些道理,帮助她超度过去的亲人。”

“你这说法倒是让人怀疑了,若你无辜,为何一开始不向我们说明?”展昭质问声中透着怒意。

李昊微微一笑,转身向窗前走去,俯瞰村庄的景色,而他的身影在阳光下被拉得极长,似乎把整个空间都笼罩在一片阴影之中。“柳若溪的身世非同寻常,难道你们想真相大白在天地间吗?”

包拯细细打量李昊的一举一动,心中顿生不安。他从包袱中取出先前得到的青铜令牌,望着李昊冷冷道:“你身为道士,却在村中掀起这般暴风如何自圆其说?”

李昊不为所动,嘴角勾起一丝冷笑:“这世上谁都能扮演神明,但若想操控着真正的命运,却是一码事。”

“你什么意思?”展昭目露愤怒。

“我只是在此停留,命运的安排早已注定。”李昊神秘一笑,显得游刃有余。

包拯心中咯噔一声,感觉事情复杂了。他低声道:“展昭,马汉,继续暗中监视李昊。”

而包拯则继续仔细审查李昊的所作所为,无论是问询还是物证。经过几日的细查,终在丰收之时发现了李昊的一枚指环,细致的纹路与朱松令牌中图案极为相似。

“这……难道两人早有合谋?”展昭心中一震,连忙将指环呈现给包拯。

包拯心生警觉,果然朱松与李昊间有个看不见的链条,所有的线索似乎都指向他们。

回到村中,包拯派王朝和马汉前去密切关注朱松和李昊动向,经过连续几日的观察,两人终于发现了异常情况,朱松暗中与李昊接触的场面。

包拯脸色微变,前往密室探查二人。

在紧急的安排下,夜色降临,包拯、展昭悄然接近朱松的寓所。此时,朱松正在用阵法召唤精神,李昊站在旁边一脸沉午,似乎在等待着什么。

“正合我意,今晚便是揭露他们真面目的最佳时机。”包拯分析道。

在布置完周围的保护后,包拯轻声对展昭言道:“我们先静观其变,若他们有所动作,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