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政事之后,第一个叫苦不迭的就是赵普。
赵普开始去问过赵光义,张洎的分工是什么。
赵光义想了想,人得用所长啊。
张洎有两个特长,一个就是作诗,但是作诗没什么用处,而且大宋会做诗的人也不少,横不能开一个文学院给他当院长;二一个就是告密,告密是个好技能,而且大宋还缺少这方面的人才,以前只有武德司的司官有这么一点这种任务,赵光义想了想,“先让他管武德司吧。”
太祖时代的武德司比较废弛,主要就是安排一批功勋子弟,解决一下就业,并不出挑,但是张洎接手之后,就挑了一批功名仕途一般的老秀才加入,这些人不讲武德,要论打架,水平都很差,但是从文章里挑问题,或者查谁家的田宅账目,那是一查一个准。
这下好办了,武德司能给皇上制造制裁官员得借口,皇上怎么会不喜欢!
赵普原来以为自己献出金匮之盟有功,会独揽相权,但是张洎这个家伙敢说敢斗,根本就像是一条疯狗,现在想做一点决定,真的是太难了。
赵普开始还打算跟赵光义聊聊,但是每次提起“江南人言过其实,不可大用”的时候,赵光义就会岔开话题,赵普有次提到了张洎,赵光义立刻就说“这个人不错呀”。
赵普一下子就明白了,这是往相权里面掺沙子、塞人呢。
分享是最好的美德,什么事儿跟张洎商量着来吧,虽然这个人很难处。
张洎其实已经到了权力中枢了,但是告密这件事,尝到甜头的就没法停下来了。
他越来越紧地盯住了李煜、徐咏之、赵普、赵廷美,甚至还在杭州物色了眼线,打探钱俶的动向。
诗词没有用,搞情报和告密有用,这就是太祖和太宗两个时代的最大区别。
一个人做了这件事高升了,就会有一群人一起来做这件事,本来赵光义就有开封府和天网司两个渠道,现在虽然开封府弱了,却也有了武德司,真是意外的收获。
六月,武德司受到一份重大的线报,司官不敢怠慢,赶紧那给了张洎。
昨天晚上,魏王赵廷美进了违命侯李煜的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