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的是兵民一体。
居延都尉、贰师军的将士,大部分都是定居于此的职业军人。
他们将脑袋拴在裤腰带上,跟着李广利出生入死,大部分人都不是为了什么家国大义。
而是为了拿赏钱回家,喂养妻子父母。
如今,他们舍生忘死的拼杀,却不能换来任何赏钱。
他们的牺牲,他们的付出,都有被遗忘的可能。
这对这些家庭而言,堪比最重量级的灾难。
相当于关中大旱、河洛洪灾。
若不改变这个局面,明年开春之时,居延,这一帝国在河西最重要的军事、经济、农业重镇,恐怕就会出现难民潮了。
无数人会用脚投票来逃离这个地方。
不为什么?
因为,他们的负担实在是太大太大了!
张越在来前,就已经拿到了李广利方面交接的资料和各类档案。
所以他知道,别看居延泽这数百里膏腴之地,物产富饶之所,就以为生活在这里的百姓与人民的生活很轻松了。
事实上,恰恰相反!
居延百姓的负担,冠绝天下!
他们种的粮食,他们生产的布帛,他们制作的酱料,他们辛辛苦苦砍伐的柴禾,乃至于水里抓到的鱼,森林里猎获的禽兽!
只要是有产出的,都将被居延官府剥削!
而且,不是一般的剥削。
他们的负担,是内郡农民的三倍以上!
没为什么,因为这里是居延,汉家在河西的进攻基地,大汉精锐驻屯之所。
这些百姓,不仅仅要养活自己,还得养活两万以上的脱产军人在此屯驻时的基本开销!
而居延的常住百姓,即使算上军人,总人口也未超过二十万!
换而言之,他们需要每十个人就供养一个士兵及其战马!
虽然朝堂会调拨资源,丞相府、大司农,都会尽可能的将物资转运到此。
但,从内郡转运物资,耗费太高了。
若非战争期间,这种输血行为不会太多。
当然,居延还可以指望河西四郡及河朔地区的补给。
但……
这些地方,本身产出就少,能养活自己,不麻烦朝堂就已经很了不起了。
故而,居延军民,只能靠自己!
自己种地,自己开垦荒地,自己开凿渠道,自己养活自己。
在无尽的艰苦岁月中,生活在此的百姓,唯一可以指望的,只有一个东西——军功!
期望其丈夫、兄弟、子侄,在战争中异军突起,立下战功,然后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。
将整个家族,从农民直接带飞为贵族。
是故,居延就是一个大兵营。
这里的人,只要男子,从六岁开始就会接触各种武器,并由其父母叔伯教授种种技战术。
二十岁时,就可以尝试参军入伍。
然后,用性命来换取军功、赏钱与爵位。
过去,这条路子一直畅通。
而且,年年都会出现一批幸运儿,带着其家族鸡犬升天,从此成为帝国的将官,至不济也能攒够足够的钱与爵位,让家人过上安逸的生活。
即使是战死、负伤,也能拿到相当不斐,对于普通家庭来说,可能等于十年甚至二十年收入的巨款。
故而,过去二三十年,天下郡国之中,每年都有无数破产百姓、寒门家庭、游侠儿,拖家带口来到居延寻梦。
这里生活虽苦,负担虽重。
但这里是大汉帝国普通人最容易迁跃自身阶级的地方。
但现在……
这个循环被打破了!
李广利兵败天山,由之造成连锁反应,导致李广利与他的嫡系,只能壁虎断尾,将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