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一十六节 诸子齐聚(2)(3 / 4)

现在天下的士人,尤其是那些年轻人们来说,徐襄的想法实在过于阴暗和龌龊了些。

但……

对徐家这样的世家而言,这根本不算什么!

休说那位新贵是儒家的自己人了!

便是敌人,当初儒生们也没少帮忙!

法家的晁错,就是最好的例子!

当初,晁错是怎么崛起的?

他的第一桶金从哪里淘的?

答案是儒家,晁错是通过帮助济南伏生整理《尚书》,从而正式崛起!

而彼时,儒法两家,可是势同水火。

儒家骂法家是‘暴秦元凶’‘苛政猛于虎’。

法家大骂儒生‘五蠹之首’,是社会的辣鸡,文明的败类,必须清除干净!

但,伏生却明智晁错的法家身份,依然授其尚书……

所以,晁错崛起后,投桃报李,济南伏氏的地位,一高再高。

至于伏生为何如此?

对外的解释,当然是含糊其辞的‘独错能解伏生之语’,但其实老牌世家人人清楚,不过是向权力献媚罢了,晁错早就得到了当时的太子,先帝的喜爱,长安城里人尽皆知!

故而,在徐家、伏家、颜氏这样的老牌世家眼中,外面的年轻人真的太年轻了!

嘴上的主义,还能比的过心里面的生意?

识时务者为俊杰!

逆流而动的,活该淘汰!

不过呢,在表面上,徐襄依旧是维系着自己的超然身份和形象,微微摆手,拉上江升,又牵着董越,道:“董子、江子,都是一时人杰,儒门的俊秀,应该以和为贵啊!”

“君子当中庸也,不可偏颇也!”

当世,也就剩下他这么一个能调和两个南辕北辙的学派矛盾,而不至于引发反弹的巨头了。

董越、江升听着,都是拜道:“老师(先生)教训,岂敢不遵?”

但心里面,却都是呵呵、p之类的活动。

徐襄自也知道这个事情,他也不是真的要调和谷梁和公羊矛盾。

那是不可能调和的。

也没有这个必要!

在谷梁、公羊之外的其他学派看来,其实公羊和谷梁的对立,才是最好的。

不然……

&nss,真的摒弃前嫌,亲如兄弟了。

大家还如何睡得踏实?

“老朽闻,新丰县令,侍中官张子重,素来贤能,善经义之术,颇有古君子之风……”徐襄笑眯眯的看着董越,问道:“不知道,两位可否愿为老朽引荐一番啊……”

这才是他的目的!

找董越带路,可比自己直接去见要好得多!

谁不知道,董越这个家伙,和那张子重是穿一条裤子的?

董越闻言,立刻就拜道:“若张子重知老师亲来,恐怕必当沐浴更衣,扫榻相迎!”

江升也厚着脸皮说道:“愿为先生引荐……”

正好,江升也不想再和那张子重这么对立下去了。

打不赢啊!

就算打的赢,也太吃亏了!

学术和权力硬刚?

那不是摆明了会被吊打吗?

孔子、孟子、荀子这样的先贤,尚且不能办到的事情,他怎么办得到?

江升不傻,在目前的情况来看,这张子重未来肯定是会成为国家的顶级权贵的。

其实哪怕是现在,也已经算是朝堂上,排名前十的超级权贵!

这一点,大朝议后,已经是确凿无疑了!

董仲舒,都没有他这么猛!

毕竟,董仲舒,只是学术上有成就,但政治上却一败涂地,被公孙弘压制了二十年,不得动弹!

但这张子重就不一样了!

鬼知道他将来,会成长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