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家常”(3 / 4)

寒林孤灯 刘洛棋 5123 字 2022-01-15

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吗?可以和我说说吗?”林子予见陈栩莹不说话,她也不想强迫,她给陈栩莹足够的沉默时间。

“我深知过度关注事情的真相、缺乏共情能力是过度理智化的一种表现。当她用这样的方式去育人,孩子们会在这过程中被忽视、忽略掉很多情绪感受,最终也许变成一样的过度理智化:他们不懂自己、别人的情绪感受。他们忽略掉这些东西,因为他们从小被‘教育’这些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如何在事件中表现得尽善尽美。

这会让当时被说教的对象感到不快和难受,这就是育人者所难以察觉的一种低情商。习惯这种说教教育过程之后,孩子们便不再对自己表现任何情绪感受了。每个人都有一种被关注、被察觉的存在需求,当我们忽视它的时候,孩子们便不觉得自己是存在我们世界中的或是重要的。所以,在交往中,我们要学会去发现、捕捉、关注情绪感受。”

“谢谢老师,我走了!”看见有其他学生进来教室,陈栩莹立马从讲台又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,慌慌张张地收拾东西就要离开,连课本都忘了拿。

后来的日子里,陈栩莹总会主动和林子予聊聊天,或许不那么深刻,也不那么铭心,但对林子予来说,陈栩莹已经在敞开心扉,也逐渐地对自己和吕娅婕的友情爱惜起来。

“现在的孩子实在是幸福,想当年我们……”机构门口来接孩子的家长们侃侃而谈,说着自己多年前的那些辛苦经历。林子予送走陈栩莹和吕娅婕,偶然听到这些有点熟悉的话,就坐在机构大堂内一边等待下一节课的学生,一边听家长们喋喋不休地交谈。

“他跟我说学校没有空调,要转学……我的天呐,我们当年没有空调不也一样过的吗?实在是太矫情了!”

“是啊!孩子跟我说学校里一周一百块钱不够吃饭……我们当年还有这种说法吗?不都是自己带的米、大饼和粮食上学,在学校里吃一顿饭心都有淌血啊!一顿饭就一块五了!”

“那时候有吃的就不错了!我家那个哥哥啊,去到农村里说天气热,没胃口,吃不下!够挑剔的!我们那时候也就吃树皮!”

“我家六年级的贝贝更过分!要求我们给她买手机!我们当时连呼机都是成年了之后才摸的着,现在的孩子怎么觉得撒个娇或者撒个野就有了?都不知道是不是宠惯了……”

“还有要零花钱的!要来钱去和同学和朋友去玩、去逛街的。我都气死了!家里我给她买了那么多的衣服,说难看、说幼稚!还要钱自己去买!这选择多了还不稀罕了呗!”

家长们你一句我一句地附和着,孩子到了跟前也没停下。林子予见学生已到,也“退出”了话题,领着学生回教室。

“学校没空调,你受得了吗?”陈栩莹下课后一般都不会立刻离开机构,她喜欢待在林子予身边,听林子予说深奥或神秘的道理和故事,这样下来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。当然,一直跟在她身后的吕娅婕也是如此,只不过她不大听得懂林子予说起的是是非非。

“那不得热死啊林老师!我反正现在在家里每天晚上都要开空调睡觉的,以后初中我只读有空调的学校!我也是有看新闻的,全球变暖我们还是知道的!天气可是只会越来越热的!”陈栩莹在教室内到处转悠,回答着林子予惊人的问题,一边还用眼神询问早到的五年级同学的想法。

林子予趴在讲台上,下巴抵在握成拳头的手上,她一边点头一边思考,继续问道:“你一周吃饭得花多少钱呢?”

“我不知道啊。我不用自己给钱,那都是学费里的。”陈栩莹有些难以理解林子予的这个问题,林子予想起来陈栩莹是还是一个走读生,三餐大部分在家中解决,若是有午餐。

“老师……我们学校五块钱一顿饭只有素……那些搭配好的营养套餐就要十五块钱